這部作品內所使用的詭計,恐怕是全部的參獎作裡最複雜也最讓人嘆為觀止的吧?雕像移動之謎、手機之謎、屍體消失又出現之謎……但是我看完後卻有一股空虛感。壯麗的詭計,卻讓人一點也不驚奇,這是我看完這部作品的心得。讓我不禁覺得:「可惜了一個好詭計啊!」

為什麼這麼說?

我想看完本書的人都會認同裡面一個又一個環環相扣的詭計,每一個都設計得恰到好處,引人入勝,最後的解答又不至於太過牽強,而且格局相當宏大(想想看那需要多少時間!)就像島田老師說的,如果這部作品是出現在館系列之前,現在領導新本格派的就是林斯諺了!

可惜,它不是。

看慣本類作品的讀者,大概看到開頭就可以預料到接下來怎麼發展了吧。最像兇手的一定不是兇手、殺人犯一定每次都要跟偵探鬥智、眾人集合時就一定會被下藥……諸如此類,已經成為一種僵化的形式了(也就是島田老師所說的「code化/密碼化」)。是的,詭計的解答讓人期待,但是老派的情節和平板的人物卻讓讀者無法融入,只想看人怎麼死&最後怎麼解答而已。

這不就是《給虛無的供物》所要批判的東西嗎?

林斯諺先生具有設計完美難解謎題的頭腦,如果寫作手法可以變化一下,即使是追求傳統的本格作品依然可以有新意。(西有《Y的悲劇》,東有《獄門島》啊……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GGU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